夫妻倆住在每月300元的出租屋裡,最貴的就是他們的電動車
熊女士打出當天的賬單

夫妻倆雙手結滿了老繭,孩子是他們最大的寄托和希望
  東南網1月10日訊(海峽都市報記者 江方方 黃孔瑜 黃啟鵬 林丹 通訊員 鼓西綜 文/圖)
  關註理由 在周祿文和熊發明夫妻看來,用悲喜兩重天來形容自己丟錢後18小時的心情,再合適不過。8日14時30分許,熊發明在福州東街口金錢豹餐廳擦窗,不小心將藏在錢兜里的6000元鈔票從高空撒落,而路過的市民紛紛撿錢,最終6000元只剩下300元拿回(詳見:女工高空擦玻璃 6000元血汗錢飄落幾被搶光)。
  溫情大逆轉大部分是愛心捐款
  而隨後,事情又發生了溫情的“大逆轉”:夫妻倆一共收到了兩萬多元錢,數額已經大大超過丟的6000元錢。但大部分錢都是愛心人士的捐款。而昨天,本報聯繫了“阿裡公益天天正能量”,只要撿錢的人還回撿到的錢,阿裡公益將對其獎勵同樣數額的獎金。希望有更多撿到錢的人能站出來,勇敢還錢。
  悲喜交加:丟了六千元,“還了”兩萬多
  “簡直有點不敢相信。”熊發明右手摸著心臟,反覆說著這句話。熊發明個子不高,剛過45歲,雙頰和雙手都皮膚乾枯裂開了。
  昨天下午,熊發明和老公周祿文到福建海峽銀行查看餘額時發現,自己賬戶上已經多了1.3151萬元,一共有48筆,最大的一筆為1000元,最少的還有20元。熊發明說,加上金錢豹餐廳給的安慰金6000元現金,和通過媒體轉交的讀者的愛心2000元,一整天下來,已經收到2.1151萬元。
  丟了6000元錢,熊發明沒有埋怨那些撿錢的人,“都是自己粗心害的”。她介紹,自己是福州一家保潔公司臨時雇用的,7日和8日兩天,在金錢豹餐廳做衛生。因為擔心重慶老家村裡沒地方取錢,所以才把錢放在身上。
  夫妻倆雙手結滿了老繭,孩子是他們最大的寄托和希望
  撿錢人“現聲”:“我要還3000元!”
  這一天,熊發明的手機成了“熱線”,不停地有人打電話給她。
  昨天16時30分許,熊發明接到一男子的電話。對方自稱名叫“玉燈”,撿到大約3000元錢,“想向大姐要個賬號,我等明天給你匯款”。“玉燈”介紹,前一天,是自己最後一天在福州游玩。當天下午剛好路過大樓前,從天而降了一堆“紅紙”。定睛一看,原來都是百元大鈔。“想都沒想,就趕緊搜羅成一沓,也沒清點,就收進自己的腰包,估計有3000元。”
  “玉燈”稱,當天因為趕著回家,已經忘記撿錢的路段叫什麼名字,也沒看到有人在找錢。但撿錢後,自己心裡一直不安,但又不知道這錢該往哪裡還,在家上網看到海峽都市報的報道後,聯繫了鼓西派出所的值班電話,才拿到了熊發明的手機號碼。
  熊大姐想將多出的錢捐給更需要的人
  昨天,記者瞭解到,事發當天,因為熊發明飄下錢的地方正好是監控的死角,所以在監控畫面中,無法查看到是哪些人撿了錢。而是否願意歸還錢,只能靠撿錢的人自覺了。
  “這是第一個,也是唯一主動打電話給我,要求將撿到的錢物歸原主的人。”熊發明說,自己很感動,也希望這樣的人多一些。“而我也想把那些捐還給愛心人士,或者捐給更需要的人。”
  為此,昨天,本報記者也主動聯繫了“阿裡公益”,共同發起“愛心換良心”的正能量行動。我們承諾:撿錢的人歸還多少錢,“阿裡公益天天正能量”將等額獎勵。用我們的愛心,讓撿錢者有一個機會,輓回當時的一念之差。
  只要撿錢的人有還錢意願,都可以撥打本報熱線968111告訴我們,我們將把你還錢的金額打入熊發明的賬戶,或是撿錢的人可將撿到的錢直接打到熊發明的賬戶上,憑存款回執單,可到福州市華林路84號海峽都市報一樓領取獎金。
  值得一提的是,熊發明夫婦一再囑咐記者,福州市民的如潮愛心,讓他們覺得“受寵若驚”。眼下他們收到的錢已經遠遠超過丟掉的六千元。夫妻倆還打算,把多出來的錢,捐給更需要的人。因此,“愛心換良心”只接受“還錢”,不接受捐款,這也是熊大姐的心意。
  存摺賬號:2001 36880520 0100 01
  開戶行:福建海峽銀行六一支行
  賬戶名:熊發明
  海峽都市報與熊大姐的三個約定
  蝸居6平方米民房為兒女讀大學攢錢
  海峽都市報資助大女兒上大學
  晚上10點,台江區洋中里一片黑暗,沒有路燈。摸黑經過一個菜市場,連著轉三個彎,穿過三條巷子,才能到熊發明和周祿文夫妻倆蝸居的房子里。不過6平方米的兩間屋子,除了電視和冰箱外,再沒有其他家用電器。而這兩樣,也是夫妻倆攢錢買的二手貨。
  而儘管屋子很狹窄,但夫妻倆每天晚上睡覺前,都要把兩部電動自行車推到屋內,這是他們最緊張的兩件寶貝。
  “全家最值錢的就是這兩部電動車了,老公的那部要兩千多元,我的這部要一千多元,出門做事都得靠它們。”
  夫妻倆在福州打零工已經二十多年了。周祿文做土工,有活的時候一個月能掙三四千元,但很多時候都處於等工的狀態。而熊發明則靠打掃衛生掙點錢,年前是活兒最多的時候,一個月大約有兩三千塊錢。
  為了省錢,他們自己在福州蝸居,將大女兒和小兒子都放在老家,交給孩子奶奶一個人照顧。每個月,老家三口人就靠夫妻倆匯去的1500元錢生活。“大女兒19歲,現在復讀高三;小兒子今年12歲,讀小學五年級。兩個孩子的願望都是能夠讀大學,我們做父母的在這裡忍著對他們的想念賺錢,就是要滿足他們的願望。”今年,大女兒又要參加高考了,海峽都市報立即與夫妻倆約定,只要她考上大學,我們資助其完成學業。
  今年暑假孩子們來福州
  海峽都市報資助孩子來榕火車票
  每年,夫妻倆見到兩個孩子的機會最多只有兩次,有時過年沒買到票,就只能暑假見一次,相處幾天。
  屋子內,夫妻倆的床被歪歪扭扭地釘上了一個上鋪,就是兒子女兒來福州睡的床。
  儘管這樣,這已經是這一家人最幸福的蝸居時光。
  “有時候兒子來,有時候女兒來。兩個孩子都懂事,也怕父母花錢,所以,雖然想念,兩人常常商量著只來一個。”熊發明指著飯桌上的一小魚缸說道,這就是暑假兒子來福州玩的時候留下的金魚。“現在,我們接著幫他養著,這樣看著金魚,也讓我想起兒子。”
  海峽都市報記者與夫妻倆相約,今年暑假,讓兩個孩子都到福州來相聚,而來的車票由本報贊助。
  海都忠實讀者每天看報識字
  海峽都市報免費贈送一年報紙
  一天下來,遇到熱情的愛心人士和媒體,周祿文看起來,顯得比熊發明淡定。就算老婆丟錢的當天晚上,周祿文也沒有責怪老婆,只是輕描淡寫地安慰道:“丟了就丟了吧。還能再賺,別想了。”而這份寬容的心,周祿文歸功於每天閱讀報紙。
  說話間,周祿文把自己電動車車籃子里的一份皺巴巴的海峽都市報拿出來,堆在床頭,準備過一段時間就當廢報紙賣掉。周祿文夫妻倆同歲,都是45歲,都是重慶梁平縣紫照鄉桂香村人。因為家裡貧困,兩人都沒讀完小學就輟學了。熊發明常常因為識字不多,福州不少路名都記不清,只能跟著老鄉去幹活。但周祿文則不同。
  “你們的報道今天一大早就看了。”原來,周祿文還是海都報的忠實讀者。每天早上7點,周祿文就會到蒼霞新城門口坐著等工做。等工的時候,他就會買一份報紙看,於是,固定買一份海峽都市報看,成了他的習慣。
  而海峽都市報記者與周祿文相約,將免費贈送他一年海峽都市報。 
(編輯:SN035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wesoxyqxm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