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溫州11月26日電 (記者 張茵)“以前土地沒有流轉的時候,都是這裡一塊,那裡一塊,很分散,做起農活很不方便,一天下來做不了什麼事。現在將土地統一集中和管理好多了,收入也多了。”溫州村民陳興劑26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,“土地流轉制”讓村民收益不少,相比以前的散戶種植,現在不僅量多了,還省去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。
  2011年,溫州成為新時期首批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,承擔新一輪農村改革試驗任務。溫州以“農村產權制度改革”為主題,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、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制度、農村集體資產產權制度、鄉(鎮)村基層管理體製為主要內容等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。
  陳興濟是溫州瑞安馬嶼鎮馬中村一位普通村民。在當初,他只有一畝多地,但經過農村合作社的土地流轉之後,他有了13畝土地,徹底改善了生活。“以前地是這裡一塊,那裡一塊,現在隨著合作社的出現,讓我的種植也越發成規模,收入也翻了番。”
  “溫州人多地少,人均三分地非常典型,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展現代農業也帶來一些瓶頸制約等問題。”溫州市農辦主任王蛟虎告訴記者,通過農民的合作,特別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,對溫州整個現代農業的推進,起到了巨大的作用。通過專業合作,供銷合作,信用合作三位一體創新,給農民帶來福利。
  農民們在種植過程中造成最大的危害就是病蟲害,陳興劑接下來準備種植草莓。然而,草莓種植期的高溫天氣,易引發“炭株病”,給種植戶造成損失。如今,他卻一點都不擔心這個問題。“有什麼問題就問合作社唄。”
  陳興劑說,每年合作社都會組織他們到專業機構進行3次左右的培訓,平時遇到病蟲害問題,自己解決不了的,還可以向合作社求助。陳興劑所在的馬中村村長杜曾田告訴記者,像陳興劑這樣的村民很多,他也深切的感受到,合作社給他們帶來的可喜變化。
  “農村的改革核心就是土地產權制度改革,目的就是讓農民致富。我們經常講金融改革兩多兩難,土地拋荒的比較多農民致富比較難,農產品種類多銷出來難”。溫州市委副秘書長葉育登表示,農民專業合作社把整個農民土地7000多畝連成一片,然後進行統一的生產、管理、融資、品牌,形成了非常好的效果。這樣的方式就是改革的目標,也是農村改革的很好方向。
  “對農民來說,生產跟銷售不對路,溫州市政府通過農村綜合改革,怎麼通過互聯網、電子商務的平臺,供銷合作,通過現有的手段幫助農民搭建平臺,讓農產品走向市場,賣一個好的價錢”。王蛟虎最後表示,最近政府和企業都在想一些辦法,如何進行農業信息化專門項目資金研究,將溫州的農產品銷售出去。(完)  (原標題:溫州農改:政府“搭台”農民唱戲 實現產銷一體化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wesoxyqxm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